学术骨干
  • 陈立桅
    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;1996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;200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;2001至200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和IBM T.J.Waston 做联合博士后研究;2004至2008年于美国俄亥俄大学任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。主要研究领域:扫描探针显微术,太阳能转换器件,锂离子电池。
  • 王强斌
    1992年9月-1996年7月 中国石油大学 应用化学 学士;1996年9月-1999年3月 中国石油大学 应用化学 硕士;1999年4月-2002年3月 华东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;2002年4月-2004年3月 上海交通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讲师;2004年4月-2006年3月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 博士后;2006年4月-2008年7月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生物设计研究院 助理研究教授。2008年7月至今 苏州纳米科学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。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、表面功能化及其生物医用应用研究。国际学术期刊Small,Chemical Communications,Nanotechnology,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, Journal of Applie
  • 张珽
    1999年获得南开大学学士学位,2002年获得南开大学硕士学位,2007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Riverside)博士学位,化学工程专业。随后在美国Nanomix Inc. 工作。现为苏州纳米所研究员。 主要科研方向: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化学传感器电子器件的制造、表征,功能化,及其在环境检测、工业污染控制,食品安全以及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基础研究。
  • 蔺洪振
    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,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获得中科院化学所硕士及博士学位,2004至2006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做博士后,2006至2010年先后在瑞典Lund大学化学物理系及比利时鲁汶大学(K.U. Leuven)光化学及光谱实验室从事单分子光谱、单分子荧光探针、超分辨荧光光谱、针尖增强拉曼等方面的研究工作,2010年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,现为研究员。现主要研究方向:利用表面和频光谱(SFG)技术,结合其他瞬态光谱手段,研究有机(有机/无机复合)太阳能电池体系及光催化体系中的表面/界面动力学;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与有机、无机半导体材料复合体系的制备及界面光物理性质。
  • 姜江
    1998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; 200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; 2003至200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系及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做博士后及研究助理; 2006 至2010年在新加坡科技局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所担任research scientist; 2010 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主要从事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、表面功能化,磁性和光学性质,及其生物医用的研究。 在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,非线性光学,及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和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发表SCI论文十余篇,包括PNAS, Advanced Materials, Chem. Comm., Biophysical Journal, J Phys. Chem. B 等期刊,总引用
  • 吴晓东
    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材料科学与工程系, 材料物理专业学士;2004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,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;2004-2006年 DSM(荷兰),项目经理/市场拓展专员,兼中国区技术部经理;2006-2010年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。主要研究领域: 1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制备、和应用;2、锂离子电池制备和大规模应用。
  • 张凯
    2004,2007年获湖北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材料学硕士学位;2011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;2009-2011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助理;2011-2015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;现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、Nano Letters、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、Lab on a Chip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获授权专利2项。应邀为Chemistry of Materials, Biosensors & Bioelectronics,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学术期刊审稿。主要研究领域:二维材料CVD生长(石墨烯、氮化硼等);石墨烯-氮化硼系统及其光电性能研究;基于二维材料的新型微纳光电子器
  • 马昌期
    2003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(原感光化学研究所)获理学博士学位。2003年6月-2004年1月在英国Heriot-Watt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04年2月得到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乌尔姆大学有机化学II及先进功能材料研究所做合作研究。2007年1月起在德国乌尔姆大学有机化学II及先进功能材料研究所做Habilitand,任树形共轭分子及有机薄膜光伏研究组组长。2011年6月起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。主要研究领域:柔性有机光伏及钙钛矿光伏,印刷薄膜光伏衰减与稳定性研究。
首页 上页 [1] 下页 尾页 页,共 1 页 8 条记录